三“豕”献瑞:北宋三彩十二生肖猪头陶俑

三“豕”献瑞

据考古,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出土大量猪牙、颌骨,河北邯郸市武安磁山文化灰坑出土少量猪骨与一件猪头陶制工艺品。中国,约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将野猪驯化家猪,至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饲养家猪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中国古代是传统农业社会,在新的一年里人们往往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商周甲骨文有多种豕字,春秋时《周礼》已有六畜的记载。西晋杜预注《左传》以“马、牛、羊、鸡、犬、豕”为六畜。南宋王应麟《三字经》云:“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六畜之中,“豕”即猪。在民间,猪有 “刚鬣”“印忠”“汤盎”“亥氏”“糟糠氏”“黑面郎”“黑爷”“乌将军”“长喙将军”“天蓬元帅”“乌羊” “乌金”等诸多别称。

甲骨文中的“豕”字

中国生肖文化源远流长,战国时十二种动物与十二地支纪年相结合,出现十二生肖。甘肃天水放马滩秦代墓葬出土甲、乙两种《日书》竹简显示,其时以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虫、巳鸡、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犬、亥豕为十二生肖。

“福”猪剪纸(郭琳)

汉代以降,随着制陶业的发展,猪陶俑不时地在全国各地有所发现。十二生肖俑,亦称“十二支神俑”“十二辰俑”“十二时俑”,始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南北朝,生肖俑以动物的原型形式呈现。隋朝,流行拱手盘坐、怀抱或头顶生肖的文官人物俑,并出现兽首人身生肖俑。唐初,兽首人身生肖俑多为有底座的坐姿,盛唐则以带有底座的兽首人身生肖俑站姿为模式。北宋,生肖俑以塑在头冠、幞头之上或双手捧不同的生肖动物于胸前的文官俑为主。南宋晚期,生肖俑演变为文官俑的底座侧部以十二地支字样代替动物形象。元明以后,十二生肖俑已极为少见。

今天,值农历己亥年来临之际,我们特别介绍蒲江县文管所珍藏的三件北宋三彩十二生肖猪头陶俑,以贺新春,谨祝家国富裕兴旺、人民安居乐业。

(一)史氏北宋三彩十二生肖猪头陶俑

该俑,属三彩十二生肖头冠猪头文官站姿陶俑,时代为北宋,距今已有近一千年的历史。通长11.80 cm、通宽10.00 cm、通高40.30 cm,重1.655kg,底座完整,头、足修补。该猪头俑,1979年出土于蒲江县五星镇犀羊村,它的主人是北宋熙宁年间的剑南道西川成都府邛州依政县归义乡蒲川里的史氏。该陶俑,塑一文官站立于一方形台座之上,双手重叠捧笏,身着圆领广袖绿袍,下着裙裤双足隐于其中,露出尖头靴,脸部丰润、容貌端庄、方耳直鼻、面带微笑。这尊生肖陶猪俑,文官戴一顶曲翅幞头,帽檐立着一只小猪,头颅硕大高昂,前嘴突出,站于一前倾的平台之上,双耳垂大微张,背脊长贯至尾,颈部与身躯肥壮连为一体,福态之状栩栩如生。

(二)王之湜北宋三彩十二生肖猪头陶俑

该俑,属三彩十二生肖头冠猪头文官站姿陶俑,时代为北宋,距今已有近一千年的历史。通长11.00 cm、通宽8.00 cm、通高35.50 cm,重1.165 kg,形态完整。该猪头俑,1979年出土于蒲江县五星镇犀羊村,它的主人是北宋熙宁年间的剑南道西川成都府邛州依政县归义乡蒲川里的王之湜。该陶俑,塑一文官双手上下相握持笏,站立于一方形台座之上,身着翻领广袖绿袍,双足隐于裙裤其中,露出尖头靴,面部宽阔、神情端肃,头微侧,左眼部残破,圆耳直鼻国字脸。这尊生肖陶猪俑,文官戴曲翅幞头帽中间有一平台,塑一头猪站立其上,背脊高耸,双眼圆睁眼,两耳肥大,前肢爬在帽檐上,硕大的头颅前伸,一幅跃跃欲出去争夺食物的神态。

(三)魏忻北宋三彩十二生肖猪头陶俑

该俑,属三彩十二生肖手捧猪头文官站姿陶俑,时代为北宋,距今已有近一千年的历史。通长10.00 cm、通宽11.00 cm、通高36.30 cm,重 1.505kg,肩部粘合,底座残缺。该捧猪俑,1997年出土于蒲江县天华镇双水井村,它的主人是北宋哲宗赵煦元祐至元符年间剑南道西川成都府邛州蒲江县蒲川乡归化里的魏忻。该陶俑,塑一文官戴曲翅幞头帽,站立于一残破的方形台座之上,身躯苗条修长,身着翻领广袖绿袍,双足隐于裙裤其中,露出尖头靴,面部圆润丰满,双耳长垂有佛神之像,口眼鼻小巧而精致。这尊生肖陶猪俑,文官双手捧一猪于胸前,大概是只小猪,不见身躯仅露头颅,双耳耷拉,两眼熟视前方,嘴吻平短而微微上翘,憨然之态卡通可爱。

蒲江县文管所馆藏北宋三彩十二生肖猪头陶俑

宋三彩系彩色釉陶制品,以黄、绿、白为主色,兼有艳红、乌黑、酱色,并创出色泽明艳的翡翠色。宋三彩继承发展唐三彩工艺,更注重器表的装饰工艺,长于刻画、印花、模印贴花、镂空、捏塑、浮雕等技法做装饰,陶胎体用刻划方法装饰,先烧成涩胎,然后在涩胎上绘出花纹,填涂不同的色釉,经二次低温烧成。蒲江三件北宋三彩十二生肖猪头陶俑,画面生动、刻划精细,填塞规整、色泽鲜明。它们再现了宋代陶瓷艺术传世之精华,反映了宋代匠人雕塑烧制技艺之炉火纯青,令今人不得不叹为观止。三只陶猪造像形神兼备、生活气息浓郁,或福态可掬、旺气照人,或凶猛好斗、肥硕剽悍,或憨萌呆稚、惹人怜爱。

穿越千年时空,岁月依旧静好如初。这些猪头陶俑们,今天默默地躺在博物馆里,仿佛仍在祈福着自己的主人,保佑他们永远兴旺通泰!

(摄影:夏晖 陈龙)

精美绝伦的唐代十二生肖俑,看到最后那头小猪了吗?

欢迎戳右上方加关注!每天上午准时与您分享三篇优质文章~本文共计1300字,阅读仅需4分钟~

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合而谓之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是我国传统的纪时、纪月、纪年的方式。

西汉 陶猪

作为随葬品的十二生肖俑是研究我国古代民俗风情的重要资料。十二生肖俑,亦称十二支神俑。古代人拿十二生肖与人的命格相结合,并将其神化为生肖俑,在墓葬中按一定方位排列作为随葬阴器的十二生肖俑,一般为陶瓷制品,亦有少数为石制或金属质,常见于隋、唐、 五代及宋墓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民俗文化特色。

汉 陶鸡

十二生肖的起源不晚于西周,到汉代已形成完整的十二生肖配属。从现有考古资料看,十二生肖俑最早作为随葬品出现在墓葬中应是南北朝时期。山东临淄北魏崔氏墓葬群出土有十二生肖俑,陶质,形象较为写实。此时,生肖俑以独立的动物形象被置于相配套的龛台中。

北朝 灰陶生肖俑:马、蛇、虎、猴 (临淄北朝崔氏墓)

隋至初唐,十二生肖俑的常见形象已演变为坐姿的兽首人身像。此时随葬十二生肖俑多出现在两湖、四川等南方地区。如武汉桂子山隋大业年间墓葬出土的十二生肖俑,兽首人身,宽衣博带,拱手盘膝而坐。重庆万州唐代冉仁才墓出土的十二生肖俑,兽首人身,盘坐于方座上,身穿折领宽袖袍,两手持笏板拱于腹前,通体施青釉,釉面布满均匀的细开片,座底有一洞。造型制作精美、生动,为唐代青瓷中的佳品。

隋 青瓷鼠、牛、猴俑(武汉桂子山出土)

大致在唐高宗、武周时期,两湖地区已出现站立的兽首人身、着宽袖大袍的十二生肖俑,并逐渐取代了坐姿俑。而在北方地区一直到了盛唐时期,随葬生肖俑才为常见,且大多数为拱手站立的兽首人身文官俑,如陕西西安天宝四年韩森寨墓出土的十二生肖俑。

唐 青釉生肖牛俑(重庆万州唐代冉仁才墓)

五代十国承袭唐代,在墓葬中仍然常发现有随葬十二生肖俑的现象。到了宋代,因当时很多偶人明器皆用纸扎糊,北方宋墓一反唐代用大量陶俑随葬的习俗,仅有少数碗罐之类,但四川、闽赣地区,其随葬器仍以陶俑为主。此时的十二生肖俑多以人像为主,动物像退居次要地位,仅以较小的形象点缀于人像身体的不同位置。

唐 十二生肖陶俑(西安韩森寨出土)

生肖动物所处的位置也存在着一定演变规律,随年代的推移而不断地下移。最初,动物像塑于人像的头冠或幞头上。之后,生肖俑常表现为文官俑双手捧不同生肖动物于胸前。这两类表现形式的生肖俑,大都出现在北宋时期。宋代生肖俑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以生肖动物直接塑于文官俑的器座一侧。

北宋 青白釉褐彩生肖瓷俑

北宋 生肖鸡俑

到了南宋晚期,生肖动物的形象逐渐消失,仅是在文官俑器座部位写“子”、“丑”、“亥” 等十二地支字样来表现十二生肖,如江西临川发现的宋墓就存在这种现象。南宋以后,尽管有些地区的元墓、明墓仍随葬陶俑,但十二生肖俑作为随葬品而出现的现象就极为少见了。

南宋 青白釉十二生肖俑

唐 彩绘十二生肖俑

综上所述,作为随葬品的十二生肖俑自南北朝开始至宋末逐渐消失,其演变规律相当清晰。即从南北朝时期独立的生肖动物形态,到隋、初唐时期的兽首人身坐姿俑,再至盛唐时期的兽首人身站姿俑,然后到北宋演变成生肖动物点缀于人像不同位詈的文官俑,终至南宋以后生肖俑消失。十二生肖历经几千年历史的积淀,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先人们无穷的智慧和美好的愿望。

唐 青釉生肖龙俑

唐 琉璃十二生肖俑

邓菲:五代两宋墓葬中的十二生肖像

十二生肖,又称十二属、十二辰、十二时、十二支像等,指代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的十二种动物。虽然关于生肖的起源,自古至今,众说纷纭。但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我们基本可以确定,十二生肖于战国时期初具其形,至汉代完善确定,其理论的出现与古代天文数术有密切的关系。生肖的形象也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现存的图像大多发现于随葬明器、墓葬壁画之中,许多墓志及铜镜上也饰有生肖图案。

隋代张寿墓志志盖图像线摹图

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十二生肖像可见于北朝,比如山东临淄北魏崔氏墓中出土6件灰陶生肖俑,山西太原北齐娄睿墓(570年)的墓室上栏一周绘有十二生肖壁画,部分残缺,仅留鼠、牛、虎、兔的形象。

山西太原北齐娄睿墓墓顶北壁生肖动物图

隋代以前的生肖像常表现为写实的动物,隋唐时期则以兽首人身像居多。6世纪末至7世纪中期,两湖等地的墓葬随葬生肖陶俑,如武昌周家大湾隋墓出土了兽首人身坐俑。这种形式可能自长江流域向北方逐步扩散,至开元天宝年间在关中等地流行开来。中唐时期的不少高等级墓葬都随葬有十二生肖俑,或顺时针围绕棺床排列,或放置在墓室壁龛中,既表达时空的循环往复,同时还具有驱邪、保护墓主的功效。

湖北武昌周家大湾隋墓出土兽首人身坐俑

十二生肖也发现于日本、朝鲜等地古坟,是东亚区域内常见的墓葬美术题材。例如,7世纪末8世纪初的日本奈良龟虎壁画古坟中四壁下部绘兽首人身、手持武器的十二支像,可能为生肖动物与十二神将的融合。8世纪后半期,统一新罗时期的庆州金庾信墓的墓丘护石上也饰有身着甲胄的十二支浮雕。日韩等地的例子反映出特定葬俗在东亚区域内的传播与发展。

日本奈良龟虎古坟壁画十二支寅像

许多研究者提出生肖类明器在唐代以后渐趋没落。的确,除北方辽墓受唐代丧葬传统的影响,出土少量生肖俑及刻有生肖图案的墓志外,中原地区的五代宋金墓葬极少发现这类题材。然而,如果我们仔细梳理晚唐以后南方地区的墓葬内容,可以发现十二生肖像一直延续至宋元时期,其表现形式和使用媒材也愈加丰富。

例如,浙江临安五代吴越国王钱元瓘元妃马氏康陵(939年)的后室四壁小龛内饰有十二生肖的贴金彩绘浮雕。生肖人物从左壁正中的子位开始,顺时针方向排列。每像各居一龛,头戴冠,身穿袍,抱生肖动物于怀中,形象更为人格化。十二生肖之上为四神浮雕,墓室顶部刻天象图,以单线印刻紫微垣和二十八星宿。这些元素共同呈现了时序、方位与镇守,显示出古人的宇宙时空观念。

浙江临安五代吴越国元妃马氏康陵后室生肖人物像

两宋时期,十二生肖像流行于长江中下游流域、闽广等地,具有显著的区域特征。例如,福建、湖南等地的宋墓中发现有生肖浮雕或彩绘。福建尤溪城关宋墓北壁绘仪卫六人,上方为青龙浮雕,仪卫之间的壁龛内砌有六尊生肖人物浮雕;南壁同样绘仪卫人物,塑白虎以及生肖人像。生肖人物表现为戴冠着袍,双手持笏拱握于胸前。

福建尤溪城关宋墓南、北壁壁画浮雕线描图

与浮雕相比,墓俑形式的生肖人物像在南方墓葬中更为常见。江西南丰桑田地区的一座12世纪初的双室墓随葬了大量瓷俑。该墓为夫妻合葬墓,瓷俑集中于男性墓主的墓室壁龛中,壁龛分上、下两层,上层放墓主人像及各种神煞俑,并伴有二至四件侍从俑。下层龛位放置十二生肖俑,每件俑各占一个小龛,也都带有三件侍俑。墓中的生肖俑皆为文臣形象,头戴朝冠、冠顶塑动物头像,部分俑底还有墨书名称。总体来说,南方宋墓中出土的生肖俑多表现为长袖袍服、持笏而立的文官,或手捧生肖动物,或头戴动物冠。在一些稍晚的墓例中,生肖动物的标识已完全消失。这也使得我们对该时期生肖图像的了解更具难度。

江西景德镇新平毛蓬店宋墓出土生肖瓷俑

南方宋墓中出土的墓俑,通常以侍从俑和明器神煞两类为主。前者对应墓主的日常生活;后者为压胜镇墓之用。江西临川朱济南墓(1198年)出土70余件陶瓷俑,俑底有墨书题记,包括四神、十二时、仰观伏听、张坚固、李定度、张仙人、王公、王母等各类神煞俑。其中的十二时就是戴冠着袍的生肖人物俑,为神煞明器中的十二元辰,可视作标识方位、压胜镇墓的重要元素。这种在墓中放置明器神煞的做法沿袭了隋唐时期的镇墓俑传统,至宋代,闽赣等地的神煞墓俑已渐成体系。成书于金元时期的《大汉原陵秘葬经》的“明器神煞篇”对天子至庶人墓中的随葬明器都有具体的记载。南方宋墓中出土的十二时、金鸡玉犬、仰观伏听等都可与之对应。另外,除了《大汉原陵秘葬经》中提到的神煞俑,朱济南墓中发现的张坚固、李定度、王公、王母俑等又与江西地区买地券中常见的中间人、卖地人相关,反映出阴阳堪舆对于该地区葬俗的影响。

有趣的是,自北宋后期开始,神煞类墓俑在南方地区的墓葬中也发生了形式上的改变,四神、十二时、金鸡玉犬等题材开始出现在堆塑瓶之上。学者们对于堆塑瓶的功能和象征意义有着不同的解读,有的视其为魂瓶,有的将其与谷仓等同。以神煞元素装饰瓶身,更使得堆塑瓶成为了多种明器的集合。例如,江西新建王古山的一座北宋晚期墓中出土了一件长筒形釉陶器。该陶器在肩部贴塑十二个动物头部造型,对应部位环刻“正月”至“十二月”等文字,正是通过动物头像与文字一同表现十二生肖。又如江西乐安南宋墓出土两件青白釉堆塑瓶,瓶体颈部饰有四神、十二人物立像、金鸡等堆贴,其中人物立像也是生肖的具象化表现。

江西乐安南宋墓出土青白釉堆塑瓶

湖南桂阳刘家岭宋墓中发现的两件釉陶堆纹罐上也有类似的图案。其中一件堆纹罐颈部装饰双龙、十二人物立像、金鸡、玉犬等。人物立像上方表现有生肖动物,下方还有“子”、“丑”、“寅”等对应文字。瓶身上所饰的图案是曾经独立成俑的神煞明器,这种集约化使得装饰复杂的堆塑瓶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成套墓俑,将其在墓葬中的功用集于一身,兼顾引魂、镇墓等多重意涵。

湖南桂阳刘家岭出土釉陶堆纹罐纹饰线图

从五代康陵中按方位在墓室四壁表现生肖浮雕,到江西南丰宋墓墓壁小龛中摆放十二时俑,再到江西、湖南等地宋墓中发现的饰有十二生肖元素的堆塑瓶,我们可以看到10世纪以来的南方地区墓葬在视觉表现方面具有多种的选择;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随着材质与形式的改变,生肖图像在时空方位上的呈现逐渐减弱,随之而来的是对厌胜、镇墓功能的强调。

相关问答

十二生肖瓷像作文_作业帮

[最佳回答]十二生肖瓷像我家里有不少艺术品,可我最喜欢的却是我10岁生日那天,爸爸送我的珍贵礼物——十二生肖瓷像。这十二个动物个个形象逼真,颜色鲜艳,栩栩...

十二生肖紫砂杯怎么样-189****9756的回答-懂得

生肖蛇天生一对传佳话白蛇报恩三生缘小酌三杯随龙来小酌雄黄酒后现身形似龙许仙去魂归地府把魂招冒死斗鹤取灵芝蛇在龙后欲化龙生肖排位龙在前故猜...

景德镇的瓷器,又细又好是什么生肖?

景德镇的瓷器,又细又好是生肖兔景德镇的瓷器,又细又好是生肖兔

家里摆放只陶瓷狗有什么寓意?陶瓷狗摆放禁忌是什么?-红网问答

旺财狗传说阴山有天狗,状如狸,白首。秦襄公时,有天狗曾来到白鹿原的狗枷堡,凡是有贼出现,天狗就大吠护堡,整个狗枷堡因此平安无事。如果是一只狗跟...

十二生肖起源于什么时候?-150****0079的回答-懂得

十二生肖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依次分配于十二地支。这个风俗是什么时候才有的呢?清人赵翼在《陔余丛书》中认为始于...

唐朝的唐三彩真的都是陪葬品,没有日用品?-红网问答

目前没有关于唐三彩制品有日常器具出土的记录。唐三彩是陶器,不是瓷器,瓷器用在日用品上,肯定比陶器好用,毕竟高温煅烧过。另外,唐三彩的釉器含铅...

圆明园十二生肖回国的意义是什么?

圆明园十二生肖回国的意义是什么?我觉得这个问题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一、象征意义:主要有两个,一是我国力日渐强盛,受列强欺侮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五代十国时期墓葬特点?

第一,隋唐以来在南方地区广泛流行的砖室长方形墓到十国时期继续在除楚国之外的南方各国流行。楚国辖区内在唐时就是以土坑墓为主,砖室墓很少见,十国时期继续延...

问问陶瓷狗工艺品价格怎么样?

[回答]1.慈缘正堂生肖狗摆件工艺品摆设陶瓷狗摆件风水狼狗摆件家居55元2.结婚礼物家居饰品装饰摆件现代简约客厅书房陶瓷工艺品动物狗80元3.家居工艺品创...

贵州茅台十二生肖酒有什么收藏价值?哪位行家给解答一下~~?

茅台生肖酒是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53度特别陈酿酒,外包装采用陶瓷技术,每一款酒瓶上均镶嵌有由黄永玉先生绘制的生肖图案而特别铸造的生肖浮雕金属牌...